本报记者 张鑫
外贸向来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可以从一个地区的外贸进出口成绩单中窥见。
2022年,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放缓、订单外溢和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区在抓政策落实、保口岸通畅、解企业难题、强产业基础、促创新驱动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全区外贸规模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大幅增长,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202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额实现1523.6亿元,同比增长23.2%,全年进出口增速位列全国第七位。
2022年,全区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500亿元,实现历史新跨越,八大亮点耀眼纷呈。
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印发了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若干措施、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政策措施等配套政策。在各项稳外贸政策刺激下,2022年一季度扭转下降局面,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保持快速增长,4,5,6月单月进出口增速始终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三季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7、8、9月单月进出口平均增速达到25.9%;四季度克服疫情多点频发影响,进出口增速保持高位运行,12月单月进口额突破100亿元,达到110.8亿元,创历史新高。
贸易创新取得突破
2022年,包头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至此我区拥有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数全国排名第11位,华北、西北地区排名第一。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零售出口、B2B出口、B2B出口海外仓业务模式在我区均已开通,全年纳入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规模达到24.8亿元,同比增长5.5倍。市场采购贸易规模达到2.28亿元,同比增长16.9%,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自治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增加到11个,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开展自治区公共海外仓培育工作,认定首批7个自治区公共海外仓培育对象。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全区出口实现630.3亿元,同比增长31.9%,占全区进出口额41.4%,占比较2021年提升了2.7个百分点,贸易逆差逐年缩小。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分别实现212.6亿元和141.亿元,同比增长68.9%和32.2%;占全区外贸总额分别为14%和9.3%,较2021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实现进出口额116.8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区进出口总额7.7%,较2021年扩大2.2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更趋多元
我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扩大,加强与RCEP成员国贸易合作,贸易市场更趋多元。2022年,我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实现935.5亿元,同比增长29.6%,较2021年提升16.7个百分点;占全区进出口总额61.4%,占比较2021年扩大3.3个百分点。全年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477份,证面货值13137.4万美元。我区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实现339亿元。
经营主体更有活力
2022年,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1076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区进出口总额70.6%,对全区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达到90.2%,占比较2021年提升4.9个百分点,首次突破1000亿元,继续保持我区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外资企业实现进出口额113.7亿元,同比增长37.3%,增速较2021年提升8.5个百分点,占全区进出口总额7.5%。
平台载体作用凸显
呼和浩特、满洲里、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分别实现41.5亿元、34.9亿元、6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19.1%、171.9%,合计进出口额145.3亿元,同比增长62.3%,占全区进出口总额提升了2.3个百分点。包头、赤峰、七苏木、巴彦淖尔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实现6.34亿元,同比增长1.1倍。
区域布局总体平衡
2022年,我区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满洲里市6个盟市进出口额超150亿元,进出口总额占全区进出口额82%,其中巴彦淖尔市进出口规模突破300亿元关口,达到357.5亿元,位列全区第一。巴彦淖尔市等10个盟市实现正增长,阿拉善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倍,增速位列全区第一。
通关过货持续提升
全区口岸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运量提升工作,在筑牢口岸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基础上,创新通关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开放联通,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1-12月,全区口岸完成进出境货运量5842.9万吨,同比增长14.7%,带动全区进口额实现893.3亿元,同比增长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