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盟市详细

王全义:五十余载光阴的坚守是为更好传承

时间:2022年07月15日 15:41:36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夏日的阳光直射在白墙上,将墙上正在画的彩绘映衬得愈加精美,画匠王全义正聚精会神在墙上的白底上细细勾勒着小鸟的轮廓,“我就喜欢看这些墙上的画,是故事,是风景,同样也是生活。”王全义一边画一边感慨道。

图片1.png

  喜爱墙围画的王全义是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榆西窑村人,从十六岁开始就背起画笔和颜料,开始了自己五十余载的绘制墙围画生活。墙围画,也叫炕围画,是一种民间的室内装饰画。过去农村中家家户户都有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便围绕墙面刷上70厘米高的围子,画匠在围子上画人物或风景,再刷上清漆,这样既保持了整洁,还能在视觉上带来美的享受。如果墙围脏污了,以湿布擦拭,又光亮如新。

  “那个年月生活条件不比现在,画一组墙围画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虽已年过古稀,但说起墙围画,王全义仍能滔滔不绝地讲很久,“我从小对墙围画、农民画情有独钟,它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于一体,其画的内容全凭手艺人想象,有人物、花卉、山水、动物等,想到什么画什么。说起来很轻松,但这里还是有很多讲究的,“最出名的边道叫‘万’字边,它里面的‘池子’是炕围画的主要内容,而‘池子’也分‘主池子’和‘副池子’,我们一般在‘主池子’里画山水和人物,在‘副池子’里画花草和飞鸟。”王全义笑着介绍道。

  随着乡村的土房被砖瓦房、楼房替代,墙围画也逐渐淡出了市场,由于生活所迫,许多墙围画画匠纷纷转行,年过70的王全义却从未放弃对墙围画的坚持。“就爱好这,舍不得啊,这门手艺得传承下去。现在我走村串户画墙围画不光是为了生活,更多的是为把这门艺术留住。”王全义说,他在七八十年代当画匠的时候,带过很多徒弟,想学的人特别多。现在年轻人要考虑生存,没人来学,墙围画也面临失传。

图片2.png

  “现在农家乐、民俗馆也会请我过去,我也非常乐意在这些场所画墙围画来美化墙壁,让更多人看到。”尽管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王全义还是对未来抱有希望,他相信现在年轻人绘画底子好,可以改进和完善墙围画的创作,增加一些现代元素,使墙围画不断发展和创新。“我现在也会把自己画的墙围画誊到纸上,展示出去,希望墙围画、农民画等可以走进校园、餐厅、社区等公共视野,把这值得珍惜的艺术传承下去,我会不断探索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之路的。”(郭新秀 秦啸波)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