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浩特红黄蓝幼儿园 陶崇蕾老师
陶崇蕾是内蒙古锡林浩特红黄蓝幼儿园一名幼儿教师。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培育祖国花蕾。八年时间,陶崇蕾老师已经褪去当初的稚嫩、青涩,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
回想从教以来的点点滴滴,陶崇蕾的内心充满幸福和感恩。她说,自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起来的,你有一个语言或者行为或者想法,孩子能够给予你及时的反馈,正是在不断地师生互动中,孩子获得了成长,教师也收获了经验。
多观察、多思考,摸索教育方法
还记得陶崇蕾第一次当班长教师,带的是全园最小的托班。托班幼儿刚入园,由于在陌生的环境里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出现分离焦虑。面对个别孩子的哭闹,陶崇蕾很快找到了好方法。在她看来,有时候,肢体动作比语言更具有安抚效果。
当幼儿清晨来园时,她会给孩子一个大大的亲切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是真切的;当孩子在午睡前想妈妈时,她会走到孩子的床前摸摸他的小脸,然后轻轻告诉他:“老师最喜欢你了”……正是这样温柔的语言和动作,让孩子在点点滴滴之中,感受到关怀与被爱。
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班上有一个叫程程的小男孩, 天天尿裤子,乱用别人的杯子和毛巾,还经常大哭大闹,高兴时还会在地上、床上爬来爬去,追进追出。而且,这个孩子平常不大说话,一说话就叽哩咕噜。陶崇蕾通过跟家长沟通,发现孩子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因为奶奶只会说方言,导致孩子学不会、听不懂,说话不是很清楚。语言交流的不顺畅,导致孩子在社交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陶崇蕾了解情况后,有针对性的对程程的语言、行为进行引导,可惜效果不太好。一个偶然的机会,陶崇蕾抓住了教育契机,闪现教育灵感。一天下午,孩子们起床之后吃完加餐都着急去走廊,玩墙面玩具。活动室里的桌椅乱七八糟,这个时候程程小朋友走过去,将椅子摆放整齐。她问问程程:“你怎么不去玩呢?” 他虽然说的不是很清晰,但是陶崇蕾老师还是听清楚了——“椅子还没摆好呢。”小小的一件事,让陶崇蕾看到了程程身上的美好品质。
她抓住这个 “闪光点”,经常鼓励和表扬程程小朋友,增加他的自信。游戏时,主动牵他的小手,摸摸他的头;对他的点滴进步,总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他。慢慢地,其他小朋友也慢慢来了解到程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开始跟他亲近,与他结伴玩耍。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程程的眼睛渐渐明亮起来,态度渐渐友好起来,脸上时常挂着微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家园协力,引导小朋友养成良好习惯
陶崇蕾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叫兮兮的小朋友。兮兮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她独自跟随母亲长大。由于以前接触的同龄小朋友比较少,兮兮很少跟小朋友一起玩,说话很少,不太懂礼貌。陶崇蕾发现这个情况后,首先跟孩子的母亲沟通了解情况,希望家园共同努力,引导兮兮多与身边的小朋友交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同时在班上开展了“看谁讲文明、懂礼貌”、“找朋友”、“小白兔请客”等一系列活动,对兮兮在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使兮兮充满信心。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陶陶老师早!”耳边传来了童稚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兮兮和琪琪一边跑一边向老师问好。兮兮的母亲无限感激地说:“陶陶老师,兮兮现在真的变了,你可为我们操了不少心,我真不知怎样感谢你”。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是形成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关键期,需要家园共同协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陶崇蕾老师看来,幼儿教师,首先要坚持以幼儿为本,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其次要坚持以活动游戏为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丰富的游戏;再者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
八年时间,陶崇蕾老师积累了教学经验,收获了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看见”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引导和教育。“遇见好老师,是孩子一生的幸运”,陶崇蕾坚定初心,立志做孩子们生命中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