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盟市详细

鄂尔多斯生态农业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时间:2025年04月17日 19:06:14 来源:新华网   大字 小字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4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鄂尔多斯市重塑一产指明了新方向。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聚焦生态农业,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提高一产质量和效益。以持之以恒的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开发和复用,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重塑一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发展优先,鄂尔多斯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

  污染治理是生态农业的基础。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农牧局积极引导农民采用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据了解,2024年,鄂尔多斯全市化肥使用量较2023年的21.93万吨下降了0.78万吨,亩均施肥量减少0.27千克。同时,鄂尔多斯市还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发酵等,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2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提出并推动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牧业,推动“工业反哺农业,二产带动一产”的发展模式,深化“万企兴万村”活动,重塑发展路径。鼓励引导境内工业能源企业将科创技术、人才资源、帮扶项目投入乡村振兴领域,通过科技引领产业优化、创新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内蒙古两宜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是鄂尔多斯市二产带动一产的典型代表。该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高效的生物有机肥料,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为周边农田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结构,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此外,乌兰科创园、星光华翔农牧综合体、伊泰北牧田园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先后落地建设,有效带动农牧民就业3万多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图为两宜生物以羊粪为原料生产固体肥的粉碎筛分工序

  “再利用”为核,激发生态农业活力

  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是生态农业关键环节。“千万工程”提到,“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鄂尔多斯市构建“市级牵头、旗区配合”的新模式,形成多方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对不同程度的盐碱地采取对应的治理技术模式。

  以达拉特旗为例,达拉特旗盐碱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沿河区域,全旗共有耕地279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面积达85.86万亩,占比30.8%。达拉特旗对不同盐碱程度的地块采用针对性改良技术:轻度盐碱地采用化肥减量、生物强化、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中度盐碱地运用耕作控盐、有机培肥、水肥一体化等协同快速培肥增效技术;重度盐碱地实施滴灌节水控盐与水肥调理剂一体化改良技术。通过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鄂尔多斯市加快落实盐碱地国创中心鄂尔多斯试验站、盐碱地农牧业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而在这些改良技术的背后,依靠的是稳定的数据支撑。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精准治理开发盐碱地,今年2月,鄂尔多斯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市9个旗区对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全面开展实地验证。通过与科研院所协同合作、专家审核会商、数据对比分析、实地踏勘,进一步提升了全市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成果图件中盐碱地土壤分类分级的准确性,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科学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措施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撑。

  培育“内生动力”,增强生态农业产业信心

  “千万工程”强调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主体,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出台多项扶持政策。

  在资金支持上,依据《鄂尔多斯市2024年培育壮大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达标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给予奖励,单个合作社奖补不超10万元,家庭农牧场不超3万元,重点支持示范社、示范场及带动脱贫、助力增产增效的主体。如鄂托克旗精准筛选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通过“一卡通”发放奖补资金,激发了经营主体积极性。

  技术扶持方面,推动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专家深入农村传授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助力经营主体运用信息化工具规范财务制度。《方案》支持生产经营独立核算与 “全国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增信,提升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运营规范化水平。

  税收优惠上,对符合政策的生态农业企业和经营主体给予减免或优惠,如绿色生产企业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购置生态农业设备可享受税收抵扣,降低运营成本,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投身生态农业。

  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发布与实施,鄂尔多斯市在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3年,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朵日纳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主体被授予 “国家级生态农场” 和 “自治区级生态农场”称号,实现了“国家级生态农场”零的突破。这些主体涵盖多种经营和生产类型,采用多种发展模式,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力量。

图为蒙泰集团现代农牧黑驴养殖基地(白颜诚 摄)

  纵观近年来发展,鄂尔多斯在践行“千万工程”过程中,通过把控环境治理关键环节、积极构建二产带动一产发展模式、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断加强培育市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鄂尔多斯将继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绘就更加绚丽的绿色发展画卷。(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