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388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蒙商详细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 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时间:2024年05月16日 11:30:38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大字 小字

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实践经验和哲学智慧。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持续增进认同,坚持守正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的感召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注入更多中医药元素。

持续增进认同,提升中医药文化感召力

要增进历史文化认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发祥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实践以及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丰富发展的智慧结晶,对世界文明进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针法、灸法等中医药文化很早便传播到国际上。要系统全面梳理中医药在各国传入、发展以及创新的历史脉络和具体实践,促进国际中医药与传统医药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现代创新成果共享,精心讲好中医药文化故事,推动各国人民在文化上认同、情感上接受中医药。

要增强医治效果认同。中华民族繁衍兴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要创新传播方式,讲清楚、道明白中医药在救死扶伤、防治疾病的独特效果;精心讲好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名医典故;大力宣传中医药治疗非典、新冠肺炎的独特疗效;广泛传播中医药为推动构建人类健康卫生共同体贡献的中国智慧,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医药医治效果的认同。

要夯实桥梁纽带认同。中医药已经成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外文明了解的桥梁纽带,有力地丰富和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走向国际已经成大势所趋,世界需要中医药。要持续强化中医药文化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桥梁纽带认同,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让世界各国人民有更多机会、更加愿意了解接受中医药文化。

坚持守正创新,增强中医药文化竞争力

要系统阐释中医药疗效机理。为了助力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要深化中医原创理论、中药作用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诊疗规律与临床研究;加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加强开展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有效成分或组分等的中药新药研发,大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标准化、数字化、精益化和全产业链可追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的竞争力。

要着力加强中医药话语权。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权是提升中医药文化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要着力完善中医药术语等中英对照国际标准,解决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哲学思想和中华文化转化困难、语境复杂等问题,不断增强我国在中医药国际化英译中的话语权。要加大其他语种中医药翻译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其他语种中医药翻译的工作进程,不断发出中医药“好声音”,有力彰显中医药文化独特价值。

要不断完善中医药法规政策。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医药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法律政策,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和更好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政策保障。要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各项法律法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加快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强化标准的执行,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支持;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撑,促进中医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振兴发展。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要强化社交媒体技术应用。社交媒体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了崭新空间。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载体表现形式,借助社交媒体发布中医药知识,通过开放评论收集不同意见,解答网友疑问;要借助直播平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中医药文化素养的主播,通过向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实时直播等方式传播中医药知识,让各国人民更轻松便捷了解和接受中医药文化,有效提升中医药文化的渗透力、亲和力。

要强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要广泛运用VR、AR技术进行场景构建,拍摄制作系列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VR电影、动画、纪录片以及网络游戏,通过购买、下载、讨论、上传和分享等方式,以形象生动易接受的方式呈现推介中医药文化,有效调动中医药零基础的国外受众的兴趣,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加大AR技术运用,构建沉浸式的特色体验场景,将中医药特色符号融入场景之中,把国外受众难以理解的中医药术语、医理、病理以清晰、活泼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健康科普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有力有效地传递中医药文化。

要强化大数据技术应用。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库,将中医药庞大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录入、保存和处理,便于需要者查阅、学习、分析和利用,可以有效解决中医药信息杂乱、查询复杂、分析困难等问题。2015年以来,我国已发布多条中医数字化政策,推动中医数字化进程,将各种有效的医案及病名、病因、药物剂量等进行大数据技术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解释中医药规律。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道地药材从培育、种植、收获等各项农事记录等进行记录、整合并呈现给国外受众,有效提升国外受众对中医药药材质量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作者:周婧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新华网)


编辑:拯翌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388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