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记者从6月2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以两件大事为主抓手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主题新闻发布会(第9场-自治区农牧厅专场)上获悉,今年我区在加强农牧业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聚焦“一块田(高标准农田)、两块地(盐碱地和黑土地)、三普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摸底数、搞建设、提地力、推工作。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摸清农田家底。我区45个旗县列入普查范围,坚持“边普查,边汇总,边应用”原则,逐步摸清土壤质量家底,高效利用耕地资源。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藏粮于地。2023年,我区向国家争取到395万亩建设任务,支持20个年度任务量在15万亩以上的产粮大县。工作思路做到“三个聚焦”,即聚焦耕地这个“命根子”抓建设,聚焦水利这条“命脉”抓节水,聚焦良田这块“压舱石”抓提升。
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护好“大熊猫”。示范推广“天成模式”“大河湾模式”“三改两治一轮”用养结合模式和“两还两耕”肥沃耕层构建模式。探索新增耕地地力补贴资金用于黑土地地力提升工作新机制。通过资金或物化补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黑土地保护。由内蒙古农科院、中科院等单位组建内蒙古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研究院,形成政产学研创新体系。
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拓展增粮空间。我区投资8000万元,在10个旗县打造10个万亩“作物(品种)+”盐碱地综合利用增产示范典型。充分利用盐碱地普查成果,7月底前编制完成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重点推广“五位一体”等9项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13个适宜不同区域的耐盐碱作物品种。
同时,成立全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推动政产学研企深度融合。加快耐盐碱作物种子培育和品种鉴选,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精深加工,打造盐碱地产品品牌,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