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龙虾产地,人们往往会想到南方和沿海地区。如今,小龙虾一路向北,成为祖国北疆黑土地上的“新宠儿”。
9月,呼伦贝尔市首次引进试养的寒地小龙虾达到了收获标准,抢“鲜”出笼。
9月24日,在农垦扎兰屯农牧场公司养殖区,工人们熟练地收笼、分装。看着从池塘中收获的鲜活肥美的小龙虾,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寒地小龙虾,是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再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的优秀水产养殖新品种。6月,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扎兰屯市10亩池塘中试养了2万尾小龙虾,到秋季收获时总产量达到了440公斤,养殖效益可观。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传统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
今年,呼伦贝尔市大力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设了5个示范点,推广面积达3000亩。
稻渔综合种养以水稻为中心,种、养殖有机结合,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耕作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探索水产养殖新路径的过程中,呼伦贝尔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保护。示范点严格控制养殖密度,确保水质不受污染,实现了水稻与鱼类的和谐共生。同时,示范点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如生物防治病虫害、合理投喂饵料等,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今年夏季,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在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启动苗种投放工作,共投放“福瑞鲤2号”2万尾。如今,呼伦贝尔市的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初见成效,一片片稻田变成了“鱼米之乡”。
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日前在扎兰屯市、阿荣旗选定的2家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点开启了“稻花鱼”的采收工作。经过捕捞称重,每尾鱼重量0.6至0.8公斤,亩产鲜鱼10至15公斤,每亩光养鱼收入就达400至600元。
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立新村云鹏水稻种植合作社,今年在稻鱼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投放1500公斤“福瑞鲤”鱼苗。经测算,水稻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鲜鱼亩产20公斤左右,实现了水稻产量不减,又有渔业收入,收益比单纯种水稻明显增加。
与农垦扎兰屯农牧场公司一样,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也积极探索“稻虾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将其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蹚出了一条“稳粮增虾、提质增效、绿色生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该旗尼尔基镇哈力浅村村民陈富才,6月在稻田投放虾苗1万余尾,秋季产量达到400公斤,收益在3万元以上。“今年我试验了6亩稻田地,小龙虾养得非常成功,长得也挺大,一个都有一两多重,明年我准备把20多亩地全都养殖小龙虾。”陈富才说。(记者 李玉琢 通讯员 张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