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388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视野详细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乌海经验获《商务参阅》全国推广

时间:2024年05月14日 10:06:54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大字 小字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城市消费载体建设,充分发挥便民生活圈在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被商务部评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被商务部评定为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各盟市积极落实《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全区8个试点城市共建成便民生活圈97个,覆盖182个社区,服务居民超166万人。

  乌海市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作为实现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转型、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坚持科学谋划、问需于民、整合资源、多元参与,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全力打造打造居民生活的“幸福圈”。《商务参阅》第5期编发我区乌海市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典型经验做法,供全国各地学习参考。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辖3个县级行政区,全市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7万,城镇化率达95.88%,位居全国第四、全区首位。

  2021年,乌海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奋斗目标,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作为实现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转型、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在自治区商务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思路,全力打造“舒适安居、便民消费、社区文化、优教普惠、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城市颜值、服务响应”八位一体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着力打通基础配套、服务功能、经济循环等方面症结。2022年,乌海市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同年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科学谋划、强化顶层设计。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点多、面广,如何立足优势,谋到城市发展的点上,谋到群众所需的实处,是此项工作的开篇之要。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商务部门牵头组织,15个成员单位分领域推进的工作机制,先后纳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全市十二项重点工作,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聘请专业团队结合乌海实际,编制《乌海市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规划》,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构建了“1+8+27”政策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合理划定生活圈单元,2022年择优确定5个试点生活圈,先行先试探索经验;2023年,试点生活圈增至12个,覆盖全市70%以上的街道社区、80%以上人口;2024年新建2个试点生活圈,在自治区率先实现城区试点生活圈全覆盖。

  问需于民、把准工作方向。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是衡量工作的第一标准,我们始终把听民声、解民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通过调研走访居民、社区街道提出需求、部门认领任务的方式,分级分类梳理汇总,按年度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道”机制,截至目前列入清单的涵盖商务、住建、教育、医疗等领域262项重点任务全部完成。各圈层牵头部门常态化开展“破题式”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根据建设情况和实际需要,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建议3000余条,及时予以回应解决。2022年以来,新增城市绿地1.2万平方米,打造街角口袋公园23处,推门见绿、移步是景已成为乌海市各族群众的生活常态,率先在自治区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养老服务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针对物业治理难题,由社区党委出资成立领航物业公司,实行24小时托底服务,居民满意率达90%以上。动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解决群众诉求,切实将居民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一社一品”。各圈层牵头部门协同联动,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结合各生活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力量向社区下沉,目前已打造形成新区品质型、老年友好型、商圈带动型等各具特色生活圈。盘活闲置资源。全面摸清社区闲置资源底数,将疫情期间核酸采样亭升级为“健康小屋”免费为社区提供健康服务;利用闲置房屋建设社区工坊,协调辖区大型超市设置便民站点,实现生活圈内网点全覆盖;盘活社区闲置土地打造研学基地和蔬菜分拣基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提升。加强数据整合。乌海市作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依托“12345”市民热线平台,整合1300多家优质商户打造“市域线上综合服务超市”,按照“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商家接单”模式,实现“零时差”响应。

  多元参与、凝聚工作合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在投入机制、参与主体等方面实现多元化、多样化,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力量。坚持市场思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直接参与、间接投资等多种方式参与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和运营,累计投入政府财政资金81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6亿元。创新基层治理。推广“商圈联盟”“社区合伙人”模式,广泛动员辖区内1000余家商户、企业和居民群众,共建共享社区资源,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打造服务亮点。打造特色品牌,开展促销展销、便民服务、就业招聘等活动,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消费新场景,为百姓生活增添烟火气。(来源:自治区商务厅)


编辑:王丰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388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