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王丰
同样是面与肉制作出美食,乌兰察布人爱吃饺子,呼和浩特人则爱烧麦,而赤峰人偏爱吃个对夹。
资料图片
赤峰对夹有着超强的渗透力。一个对夹已经走出了赤峰,渗透到内蒙古其他盟市甚至全国的美食圈中了。
在呼和浩特的许多街巷,都有赤峰对夹的门店,那种两个对夹,一碗紫菜汤或榨菜肉丝汤就是一份不错早餐的满足,别有一种仪式感。
赤峰对夹讲究出炉即吃,焦酥的面饼一口咬下去,熏肉的奇香立刻就包裹了你的味蕾,也难怪在第十三届中国厨师节名点制作中获得金奖,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
赤峰对夹制作的关键秘籍有二。其一是用小麦粉、水、猪油、盐、明矾、五香粉与少许白砂糖和成面团,经反复层叠,饼成千层,醒发待用。然后将面团擀成薄片,在上面均匀地涂抹一层猪油与小米面混合制成的油酥,卷起后揪成小面团,将其擀压成大小适中、薄厚均匀的面饼,放入烤炉内烘烤熟,出炉后再用酥油拌着糜子面在外表涂抹一遍,摆到铁杈子上,二次入炉急火熏烤起酥。
对夹里的熏肉做法是先选半肥半瘦的膘子肉,切成方块码在一口大锅里,肉块间隙填满调味品。先开锅大煮,再下酱焖蒸,最后放入烤炉中,加入红糖和松木熏烤,这熏制便是关键秘籍的其二。
据说,赤峰对夹源于民国,1917年河北人苏文玉、苏德标父子迫于生活,到内蒙古地区的赤峰城做买卖,当时赤峰有一种非常有名的烧饼叫“哈达火烧”,苏家便以卖烧饼为生。后来,苏家受到老家一种类似于对夹的特色小吃——驴肉火烧的启发,便产生了制售夹肉烧饼的想法。
说到烧饼夹熟肉,苏家更是独具优势。据说,原来苏家一亲戚,清朝末年在“奏事处”当厨子,经常到北京裕盛楼肉铺买肉,就把皇宫里御膳房熏肉的技术传授给了裕盛楼的人。当时,15岁的苏德标在裕盛楼肉铺学徒,他既能干又有心计,学会了宫廷熏肉法。苏家整合了哈达火烧、驴肉火烧和宫廷传统熏肉3项工艺,制作出了这种具有独特工艺和风味的夹肉烧饼,起名为对夹。从此,对夹这种特色小吃便在赤峰诞生了。
2003年,赤峰城南对夹被作为“赤峰名吃第一店”的条目收入《赤峰之最》一书。2017年,赤峰对夹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夹的幸事,也是“吃货”们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