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王丰
在呼和浩特说传统特色小吃,焙子是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如果不说说焙子,就像来了内蒙古没有去草原一样素淡无味。
当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美食。呼和浩特的焙子,其实与山西的烙饼、陕西的馍、河北的烧饼基本差不多,烘烤做成,外干内软。
在呼和浩特,焙子通常早上吃。一碗羊杂碎,配上一个焙子,当地人便称之为“硬早点”。也有人不只是早上吃,中午和晚上也要吃,一日三餐,对焙子难离难舍的“吃货”大有人在。
说呼和浩特的焙子铺有多少,可以告诉你,有多少条小巷就至少有多少家焙子铺,甚至有的小巷子里“云集”四五家以上。为何说焙子铺没有开在大街上。这是由于产业特性决定的,焙子铺多为一人一作坊,大的店铺也就是夫妻店,也就不值得在大街上租个门脸儿卖焙子,除非有人豪横到极致。
客观地说,焙子的故事,多少有些朴素平实。没有高大上的概念和复杂的设计,没有起伏的剧情和吸睛的噱头,但有的是,真正的实惠,一个焙子两块五,一顿早点就可以解决。如果想吃个“豪华”焙子,那就夹个鸡蛋、香肠、榨菜,也就是6元吧,是工薪阶层首选的早点之一。
呼和浩特的焙子流传千年之久,外形、材料、制作工艺、口味等均已定型,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销售自不在话下。在市场上,每家焙子铺少的时候一天要烙1袋面的焙子,多的时候要烙3袋面的焙子。从数量上足以说明其基础稳固,并不愁卖。
不过,烙焙子的技艺和文化也需要由一代代来传承,要不断吸引年轻人,来主动接受和传承这种文化,方可延续文化血脉。而焙子对年轻人来讲,恰恰显得过于落伍,款式陈旧、口味单一等标签,早已不适应年轻人的“新潮”品味了。
显然,焙子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重新打造新的“脸谱”,吸引年轻的消费者。这就需要适时推出各种“创新焙子”,用料、大小、口味、包装设计等都要有全新的变化,将焙子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这恰恰就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从长远发展考虑,这样的创新是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给予了焙子更长久的生命力,让年轻人更愿意接受,主动去触摸、品读焙子文化。
“创新焙子”的内核没有改变,创新的是其他外在元素,这就使得传统焙子得以凝聚,没有脱离原本的文化范畴。时代一直在变化,焙子亦非一成不变,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适时增减内涵。
人间万事出艰辛。在焙子的故事里,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只有打工人一路追赶的梦想。因为梦想成真只能靠辛勤的劳动和诚信经营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