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持续建设富有‘工’字特色的思想引领‘根据地’,让党的创新理论在职工群众中‘热’起来,让“工会好声音’在基层一线‘响’起来,让工会重点工作在社会上‘亮’起来。”9月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内蒙古工会工作十年成就回望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慧宇如是介绍。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培根铸魂。十年来,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劳动创造幸福”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宣讲专家库成员和职工宣讲团,开展4万余场次接地气的宣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开展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建成98个职工文化阵地、7100多家职工书屋、1200多家职工讲堂,组建12支北疆职工乌兰牧骑深入基层慰问演出,开展职工演讲、书法摄影美术作品展评、“我们的新时代”短视频大赛等文体活动25万余场次,服务职工2300万人次,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家园更加亮丽多姿。
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十年来,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支持包头市打造全区第一个“工匠之都”,与职业教育院校合作共建6所内蒙古工匠学院。开展农牧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1.4万名农牧民工提升学历水平。围绕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组织开展400多个工种的自治区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近27万名职工提升职业技术等级,劳动和技能竞赛结果和等级晋升、职业成长相挂钩的竞赛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加强职工创新体系建设,打造2339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涌现出4279项创新成果、100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推荐、评选1677名全国和自治区劳动模范、2298名全国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518家全国和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1701家全国和自治区工人先锋号、50名“北疆工匠”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共赢促稳。十年来,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自治区政府在城镇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环卫工人关爱等给予政策支持。全区共认定和谐劳动关系单位2138家、工业园区23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362件,为29170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85亿元。全区建会企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业分别有3.33万家、3.29万家;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分别有3688家、3389家。
职工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十年来,举全会之力帮扶困难职工,筹集使用中央和自治区财政专项帮扶资金7.49亿元,工会建档立卡的56171户困难职工家庭如期实现解困脱困。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提振消费集中行动,各级工会共发放会员福利费1.4亿元,为小微企业返还工会经费4亿多元。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行动,累计发放补助金1.13亿元,13万人次受益。建设139个职工服务中心、652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200多个女职工休息哺乳室、近4000个环卫工人爱心驿站。
工会组织建设强基固本。十年来,健全完善党建带工建机制,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印发加强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加强和规范基层工会建设。全区基层工会组织达5.2万家,工会会员469.1万人,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创建全国、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1326家、模范职工小家1184家。全区建立新业态工会组织1596个,发展会员8.3万名。
工会改革走深走实。十年来,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落地落实42项工会改革措施。培训各级工会干部超过15万人次,12个盟市、78个旗县(市、区)工会主席实现高配,全区三级地方工会共配备兼职副主席188名,一批先进模范人物、基层一线职工代表进入各级工会领导班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各级工会要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不断推进作风建设为动力,在坚定履行工会政治责任上彰显新担当;在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上扛起新使命;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在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维权服务实效上创造新业绩;在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上树立新形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