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的诗句将黄河气势之雄伟描绘的淋漓尽致,也把黄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含沙量大给表现了出来。
在秦汉之后,魏晋南北朝与唐朝时期,当时朝政对河套平原均有开发,唐曾于后套开挖大型渠道。宋朝和明朝时期,国家对河套地区控制力较弱,虽有开发,但规模并不大。清朝建立之后,国家统一且版图不断扩张,清中叶以后,河套灌溉工程发展较快,先后建成永济渠、长济渠、黄济渠、杨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黄河两岸已有八大干渠,灌溉面积达20万公顷。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段新建了三大水利工程,一个是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三盛公水利枢纽,一个是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峡谷内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还有一个是海勃湾水利枢纽。
三盛公水利枢纽是黄河进入内蒙古以后不久的闸坝工程,建成后抬高闸前水位5米左右,保证河套灌区和鄂尔多斯30万亩引黄灌区适时适量地自流引水灌溉,一条总长180公里的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7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
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则是黄河从内蒙古进入山西分界点的工程,每年向内蒙古和山西省供水可达14亿立方米,向准格尔旗供水2.0亿立方米。
黄河乌海段是连接宁夏盆地和河套盆地的纽带,地理位置特殊。多年来,黄河乌海段的凌汛灾害一直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决了修,修了决。往复几年后,乌海人开始痛定思痛,开建海勃湾水利枢纽。
承载着几代乌海人的梦想、积蓄了几代乌海人的企盼。乌海市黄河两岸形成集黄河、沙漠、湿地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形成现在的乌海湖,有效改善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三大沙漠交汇区域的小气候,提高自然生态的修复功能。
这三大水利工程,灵动了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段。
虽然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段的支流没有多少名水,但也不缺平凡的故事。
大黑河在秦时称黑水河,汉时上游称芒干水,草木丛生,植被茂密,至清朝末年,荒地开辟日多,逐渐破坏了良好的植被,每逢汛期,山洪暴发,造成河岸坍塌,甚至河流改道。大黑河下游从美岱村至河口,自1914年以来,河流改道共6次,其中天然改道3次人为改道3次。但无论怎么改道,但也无法改变注入母亲河的宿命。
黄河内蒙古段的支流,除了大黑河外,较为大的河流还有浑河、昆都仑河、纳林河、无定河、都思兔河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些支流的汇入,黄河才有了磅礴的气势,才有了跳动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