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388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自治区党委农牧办负责同志就制定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时间:2023年05月08日 11:28:48 来源:内蒙古日报   大字 小字

  近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农牧办负责同志就《实施意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迈出新步伐。2022年,全区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产量达到780亿斤,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每亩748.1斤,均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实现“十八连稳”,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278万吨,牛奶产量734万吨;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41元、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全区城镇居民收入和GDP增速;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农村牧区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社会保持稳定安宁。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十分重要。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锚定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目标要求,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牵引,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围绕“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三农三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

  问:《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实施意见》共9个部分39项,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稳粮食、守底线、促增收、兴建设、强保障”。“稳粮食”强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守底线”强调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增收”强调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农牧业经营增效,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兴建设”强调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保障”强调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党对“三农三牧”工作的全面领导。

  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实施意见》对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全面部署,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目标上,重点是稳面积、提单产、力争多增产。一是面积要稳住。继续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盟市,分区域推广大豆、玉米等作物单产提高技术,开展吨粮田创建,确保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同时,加力扩种大豆油料,实施耕地轮作项目,探索利用盐碱地种植大豆,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稳定油菜种植面积。二是产能要提升。《实施意见》提出,要落实好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打造300万亩高产高效典型。大力推进奶业振兴,做大做强奶业产业链,力争2023年奶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高产高效示范区,力争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万亩左右。做大做强现代设施畜牧业,扩大中东部地区肉牛养殖,推动肉羊养殖向玉米主产区集中,稳定优势区生猪产能。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丰富“菜篮子”产品供给。

  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规划,完成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二是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农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育种攻关。强化农机装备研发推广,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推动作业量与补贴有效挂钩。

  在政策上,重点是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抓责任落实。强化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二是抓政策引导。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继续落实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

  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我区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实施意见》继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底线任务之一进行强调部署。一是抓监测帮扶落实。实行日常动态监测和定期集中排查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准性、帮扶针对性,及时化解因疫因病因灾等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实行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对因病因残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二是抓发展动力培育。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旗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用好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三是抓帮扶政策完善。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持续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引导金融机构细化对脱贫地区的支持措施,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深化京蒙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帮扶机制,促进形成防止返贫工作合力。发挥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压紧压实各级责任。

  问:在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方面采取哪些利好政策?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对此,《实施意见》提出了政策支持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稳定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我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要落实好国家各项稳岗纾困政策,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农牧民工就业。同时,将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聚焦玉米、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饲草7大重点产业链,深入实施延链强链补链行动,吸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二是经营增效提升经营性收入。我区家庭经营净收入是农牧民增收的主力。要深入开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牧场,鼓励服务组织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发展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带动小农牧户实现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

  三是财产赋权增加财产性收入。我区财产净收入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要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创造条件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让农牧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四是政策保障拓展转移性收入。我区转移净收入是农牧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积极争取惠农惠牧政策补助补贴,确保农牧民转移性收入逐年增长。同时,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讲清好政策、算好补贴账,让农牧民群众吃上增收“定心丸”。

  问:如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重点任务?

  答: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意见》据此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三项重点任务。

  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制定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条例和奶业肉业振兴条例,出台肉牛、肉羊、马铃薯、羊绒、饲草等产业链支持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农牧业重点产业链建设。

  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大力发展预制菜肴等精深加工,发展牛羊肉精细分割、冷鲜肉加工、熟食制作,促进“运畜”向“运肉”转变,力争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2%。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支持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乡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

  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

  问:自治区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哪些具体部署?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实施意见》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了具体部署,重点是硬件、软件两手抓。

  一手抓硬件建设。以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为重点,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坚持县域统筹,分区分类编制村庄规划。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先保障农牧民居住、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用地需求。推进农村牧区户厕问题整改,新建改建农村牧区卫生户厕6万个。新扩建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500处、边境地区分散式水源点工程820处。有序推进农村牧区教育、医疗、养老、未成年人关爱等重点工作。同时,要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多听群众意见,引导农牧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

  一手抓软件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牧区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一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二是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群众性宣传宣讲,在农村牧区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和“党的声音进万家”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牧区移风易俗,通过制定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等方式,集中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

  问:农牧业农村牧区领域在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哪些政策亮点?

  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真刀真枪地干,需要真金白银地投,要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实施意见》重点从投入、人才、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亮点。第一,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政府投入。强调坚持把农牧业农村牧区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政府投入责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牧业农村牧区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二是金融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牧金融、普惠金融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在保障粮食安全、支持种业振兴、健全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探索创新。三是社会资本投入。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来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牧业农村牧区。第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农牧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牧区创新创业者培养等行动,培育高素质农牧民1.5万人以上,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780名。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第三,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一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谋划部署、亲自组织推动,旗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三牧”工作上,当好一线总指挥。二是完善乡村振兴督查考核机制。统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盟市、旗县、乡镇三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问:在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方面作出了哪些部署安排?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农村改革总的思路是,继续把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主线,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实施意见》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部署安排。

  一是深化农村牧区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统筹推进农村牧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的改革。承包地方面,重点是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延包工作模式。探索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解决好土地细碎化问题。宅基地方面,重点是稳慎推进农村牧区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两项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方面,重点是稳慎推进10个旗县农村牧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探索建立兼顾国家、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调节机制。

  二是发展新型农村牧区集体经济。重点是巩固拓展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既要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也要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开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使用权入股等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的经营活动,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同时,要健全农村牧区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经营权。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388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