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子旺
2023年是“国际小米年”。联合国提出这个概念旨在让人们认识小米的营养和健康价值,以及小米在恶劣和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以促进可持续种植和消费。
赤峰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于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旱作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它被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观点认为,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但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炭化粟、黍遗存的发现引发了关于旱作农业起源问题的新思考。
很多学者认为,我国旱作农业可能不只有一个起源地,至少应包括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两个起源中心。
西辽河流域就是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敖汉旗史前考古显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农业发展每2000年实现一次飞跃。如果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于距今约1万年前,那么距今8000年前后,兴隆洼文化第一次出现显著变化;距今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系第二次发生变化;距今4000 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第三次飞跃;距今2000年前后的汉王朝时期,为第四次较大发展,并最终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从历史文化意义来讲,敖汉旗很不一般,这里分布着多达4000余处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明史》记载,西辽河流域的敖汉曾经“沙柳浩瀚,柠条遍地,鹿鸣呦呦,黑林生风”,自然成了探索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理想之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人员在对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进行7次发掘后,终于发现这里是新石器时代敖汉先民居住的村落——“华夏第一村”。这为解答小米的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
2001—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对兴隆沟遗址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采用浮选法获取经过人工栽培的炭化粟、黍的籽粒1600 余粒,并经国内外3家碳14实验室测定年代,确定这些炭化粟黍距今约7650年,相当于兴隆洼文化中期。这是西辽河流域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经过人工栽培的旱作农业遗存,为探讨旱作农业起源及早期传播提供了重要考古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