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究课题主要来源于实际,来源于实际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或科学问题。”内蒙古大学青年教授董阿力德尔图说,“我理解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是要把科研成果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开发出新型光声耦合冷杀菌设备及技术,助推乳业高端杀菌装备的国产化,打破技术垄断;基于流控技术,研制出弱酸性含氯消毒剂产品,破解传统制备方法对生产设备产生腐蚀性等痛点,实现关键技术难题的创新突破……立足奶业振兴战略和我区优势特色产业,董阿力德尔图带领的团队从基础研究的源头进行创新,攻克多项乳业领域的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提高了乳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
2012年,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后,董阿力德尔图作为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化学化工学院。他说:“来到内蒙古大学后,我发现内蒙古特色产业乳业亟须微生物污染防控技术,于是努力将抗菌技术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开始乳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抗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乳企面临乳品生产过程中“热杀菌技术低温无法杀灭芽孢和孢子、高温会破坏乳营养成分”的技术瓶颈。行业要转型升级,必须破解这个难题。董阿力德尔图首次提出“光杀菌技术与声杀菌技术相结合”的新思路,解决这个关键技术问题。
“新型光声耦合冷杀菌技术”集高安全保障与高营养保留为一体,该技术的杀菌效率是低温巴氏杀菌技术的1000倍以上,微生物数量级降低5个,且能保留乳天然营养成分95%以上,特别是热敏性乳蛋白,如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的保留率远高于巴氏杀菌,利用这项技术有望产出高品质乳产品。董阿力德尔图说,研究成果同时为微生物污染防控领域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在农牧业、养殖业、生物医药、食品深加工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成为董阿力德尔图团队的科研愿景。围绕乳制品质量安全、微生物污染防治、清洗、检测关键技术问题,团队坚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把问题带回实验室来破解,将研究成果转向企业,努力将团队的研发资源与企业优势资源结合,为乳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董阿力德尔图的实验室,他为我们展示了一台自主研发的含氯消毒剂发生装置。通过流控技术,团队新研制出杀菌效果好、无腐蚀性的弱酸性含氯消毒剂产品,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对生产设备的不锈钢产生腐蚀性的痛点。该项杀菌技术目前已在伊利集团、内蒙古镶黄旗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园固态民族乳制品等生产车间进行空气环境、生产设备及固态乳制品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多方位杀菌示范应用。
在企业和高校双向奔赴的路上,也会遇到障碍和荆棘。面对乳业清洗技术被国外垄断现状,团队花了十余年时间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洗剂产品。在实验室中,22款乳业专用特效清洗剂分别用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其中有2种产品已完成中试试验和量产,解决了传统酸碱循环清洗效率低、清洗剂污染环境等问题,为乳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管控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撑。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董阿力德尔图带领下,2023年“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在科技创新这条漫长的道路上,董阿力德尔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20多项,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他先后获得“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特等奖”等奖项,并获评自治区“草原英才”、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等。董阿力德尔图指导的学生也多次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省级特等奖、“互联网+”省级银奖、“朵兰计划”金奖等奖项。
面向新征程,乳业正不断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瞄准“高精尖”科技,探索实践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之路。“未来,团队将重点开发新型抗菌材料和技术、纳米抗菌材料等,应对与日加剧的耐药性问题,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董阿力德尔图说,聚焦“五大任务”,立足于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必须发挥高等院校依托学科群的技术实力,围绕乳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技术研发和应用助力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助推乳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白莲 通讯员 刘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