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388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没记性”的张美丽和她离不开的特教讲台

时间:2024年09月10日 17:27:06 来源:新华网   大字 小字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0日电(记者王春燕、魏婧宇)“我就是个没记性的人。”62岁的张美丽常常这样笑着“抱怨”自己。

  说自己没记性,是因为在特教行业工作了30多年的张美丽,曾经无数次说过“退休后不可能再干特教了,下辈子、下下辈子都不再干特教了”。但当她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退休后,又和家人一起筹办了一家民办非盈利康复中心,收治来自内蒙古多个旗县农村贫困家庭的特殊孩子。

  “离开后我才知道,原来孩子们的家长这么关注我。”张美丽说,看不到她的身影,学生家长会打电话询问她是不是病了,还有家长问她在哪儿,要接着带孩子去找她。

  “家长们这么信任我,那我继续做吧,不能把他们的希望泯灭了。”张美丽说,康复中心目前有36名儿童,都是二级及以上残疾。

  残障儿童家长对张美丽的关注和信任,来自她三十年如一日在特教工作中的坚守和付出。  张美丽老师(左二)与孩子们一起去草原。新华社发

  1992年,原本是武川县第一小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张美丽,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选择来到刚刚筹建的聋儿康复班。

  “我以前一直带三年级到五年级,压力大。正好有这个项目,我以为‘康复’就是带孩子们玩,不用跟教学挂钩了,应该会轻松点。”张美丽说。

  但来了之后她才知道,这根本是“无从下手”。虽然叫聋儿康复班,但5名学生里有3名聋儿、1名视力障碍儿和1名智力障碍儿。

  张美丽像教普通孩子一样准备教案,讲完了却发现他们“听不懂、听不见、看不见”,“没有任何反馈”。

  当时只有30岁的张美丽虽然犯愁,但从没想过退缩,因为她不止是“没记性”,更是“一根筋”,“我走了,这些孩子咋办?”

  她开始想办法,学手语、学盲文,学习与这些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学习能够给这些孩子带来改变的办法。

  1998年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在不足20平方米的教室里有7个年级。学生从最初的5名增加到16名,唯一不变的是张美丽承担了一切职务。

  一个人实在熬不住了,张美丽动员同样是小学老师的妹妹张秀丽来跟她一起教这些孩子。

  “我们姐妹可能都是没记性的,看我这么辛苦,秀丽说什么不愿意来,但是她又心疼我,最后也来了。这一干也快30年了。”张美丽感慨地说。

  “聋儿能开口叫一声爸爸妈妈,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不亚于普通孩子考上大学。”张美丽说,从前没有人工耳蜗,要教会聋儿开口说话,有时要用几年的时间,真是“比登天还难”。

  叫一声“爸爸妈妈”、学会自己系鞋带、独立完成一幅剪纸作品……残障儿童的点滴进步,成为张美丽三十余年特教生涯最宝贵的回忆。到退休时,她已累计帮助近500名残障儿童学习技能、适应社会。  年轻时的张美丽(左)教孩子们做手工。新华社发

  2021年,张美丽从武川县特殊教育学校退休。周围人都觉得忙碌了一辈子的张老师终于能歇歇了,“没记性”的张美丽却将自己说过的“再也不干特教”的话抛到脑后,继续投身于残障儿童康复工作。

  这一次,她还拉上了自己的家人。张美丽的丈夫在退休后,成为康复中心的一名厨师,他说:“我做做面条,蒸蒸包子,孩子们都挺爱吃。”张美丽的大姐张荣丽也在退休后,来到康复中心工作。“前三十年,我和妹妹张秀丽一起做特教,现在开始的后三十年,我们加上大姐,继续奋斗。”

  张美丽的儿子曾在三四岁的时候天真地问姥姥,“如果我也不会说话,妈妈会不会多陪陪我。”对妈妈工作曾有诸多不理解的儿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张美丽的奉献与坚持,现在不仅全力支持张美丽在退休后继续进行特教事业,还时常用妈妈的故事教育自己的儿子。

  张美丽9岁的孙子在参加夏令营时尝到好吃的巧克力,却没舍得买。当父母问起原因时,他说:“我攒下的零花钱,是要给奶奶的学生们用的。”

  “特教孩子们需要我,家长们信任我,我们家全家老少都支持我,我还怎么能离开这些孩子们呢?”张美丽感慨地说。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388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