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潘拯翌 高日河
70年前,包头只是一个边陲小镇。
1954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启动,一场“国之重器”的攻坚战在这里展开。一曲“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赞歌在这里唱响。
命运的齿轮转动,时代的使命召唤,包头几百年以贸易为主的“水旱码头”小舢板开始转向,向着工业城市的航母嬗变。
这一切,缘起于一个叫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的国企。
这一切,来自于全国22个省区市、55个城市、727个单位紧急动员,建设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这里,8万多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澎湃力量。
大批中央以及部分省市的支援干部和老工业基地的管理、技术人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建设兵团战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有一定专业文化的工人、农民,响应“到边疆去”“到矿山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为包钢的建设添砖加瓦……
“他们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成了一支多民族的钢铁队伍,最多的时候,曾有29个少数民族,组成了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上下班的人潮中欢声笑语不断”“那里都是青年突击队,大家都加班加点抢着干。”19岁进入包钢,一干就是一辈子,已然耄耋之年的葛桂林老人百感交集。
“一步一脚沙,睡觉帐篷被吹跑。”第一批支援包钢的刘志祥老人回忆起刚到包头的艰难。然而,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存条件的艰苦,挡不住建设者们的雄心壮志,他们以“天当罗盖地当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在荒芜之地上铺地基、打地桩,修铁路、挖沟渠,安机器、建厂房,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1960年5月1日,包钢一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钢水,包钢提前一年出钢。
从此,“工业长子”雄踞北疆,千里草原终结“寸铁不产”的历史,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被改变,内蒙古现代工业化进程被开启。
如今,包钢的老旧设备相继被拆除,只有一号高炉依然矗立,成为包钢铭刻于心的历史记忆。
鹿鸣处,铁流奔涌;穹庐下,钢花飞溅。
70年笃行实干,70年砥砺奋斗。
包钢以改革创新为引擎,从“一炉铁”到“百种钢”,从“点土成金”到“稀引未来”,包钢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挺起了中国工业的脊梁。
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其背后凝聚的是“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红色资源以及“包钢人”接续奋斗的时代价值。
先后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包头工匠”“转炉炼钢工首席技能大师”等称号的“钢三代”孙承碧感触颇深:“我们一家三代人有幸经历包钢从‘一炉铁’到‘百种钢’,从‘建包钢’到‘强包钢’的转变,是无比荣耀的事,但同时也觉得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
这些接续奋斗者,有为了创新实验几个星期不回家,因常年接触酸碱试剂手上找不到毛孔的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稀土科学技术奖等众多荣誉集一身的徐占宇。
他说,“所有的荣誉都属于过去,但会激励着我一直向前。未来我想为企业和稀土产业发展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国之重器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打造下更加熠熠生辉。”
这些接续奋斗者,以他名字命名的自治区级工作室完成创新项目120项,创造效益500余万元;致力于建设创新创造项目的“孵化池”和高技能人才的聚集地,培养出包揽自治区级高炉炉前工职业技能竞赛前两名,其“经验”成为“包钢标准”,被工友们称之为“孔大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孔德礼。
他说,“新时代,我认为工作就是责任和担当,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我的高炉越来越好,让包钢越来越好,让我的国家越来越好。”
如今,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三分之二的钢轨来自包钢;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各大油田以及钢结构领域,包钢的无缝钢管占据一席之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号系列飞船、“中国探月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有包钢产品的身影。
如今,包钢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品种规格最为齐全的无缝管生产基地,世界装备水平最高、能力最大的高速轨生产基地。
顽石与炉火的碰撞,是70年“包钢人”钢铁意志的锻铸;热情与技艺的升级,是70年“包钢人”与共和国的血脉紧紧相连。
在缺钢少铁的时代,钢铁梦就是老一辈“包钢人”的强国梦;在新时代,不断突破科技桎梏就是这一代“包钢人”的强国梦。
“包钢”70年建设者,用时代赋予的责任,在发展中彰显“齐心协力建包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