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张鑫 李姝廷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安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的牛肉、羊肉、牛奶产量全国第一,连续5年粮食产量突破了700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内蒙古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
回望1949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只有42.5亿斤,吃粮主要靠调入。1990年粮食产量达到194.6亿斤,粮食自给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结束了多年吃粮靠调入的历史。1992年、2008年和2018年,粮食产量先后突破200亿斤、400亿斤和700亿斤大关。
回溯时光,总有一些特殊的时刻,会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2023年,内蒙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稳居全国第六,连续6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畜牧业实现“十九连稳”,主要肉类产量285.4万吨、牛奶产量792.6万吨,牛肉、羊肉、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党中央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内蒙古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加快建设农牧业强区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内蒙古更是积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综合运用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改变传统种田场景,以科技创新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交出“丰盈大国粮仓、保障粮食安全”的亮丽答卷持续发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2024年,自治区财政下达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97.65亿元,重点用于耕地地力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黑土地保护、耕地轮作休耕等。目前,内蒙古耕地面积1.72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8.97%,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内蒙古粮食产量再攀新高,种业振兴功不可没。目前,内蒙古“SH361”“SH363”2个向日葵品种推广面积包揽全国前两位,谷子品种“金苗K1”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三位,“蒙豆1137”“登科5号”2个大豆品种入选国家主推品种名录。华西牛、杜蒙羊、华蒙肉羊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牛羊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自主培育全国排名前100的奶牛、肉牛种公牛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千里沃野,叠翠流金,内蒙古“粮仓”的分量更重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