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记者在乌拉特草原看到,同一片草地,因1米多高的钢丝围栏出现了明显的反差:一侧秋草长势茂密,一侧则稀疏光秃。
今年,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依托“三北”六期工程,加大退化草原修复力度,持续实施草原“围封禁牧”,旨在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
乌拉特前旗目前已在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沙德格苏木、大佘太镇等后山地区开展草原围封、人工种草项目,共围封草场近10万亩。通过人工、飞播等形式种植沙打旺、冰草、柠条等耐旱植物,边缘再用钢丝网进行围封,使区域内草场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恢复,项目区内的牧草长势良好。
“通过种植一些高质量、多年蓄根的牧草来提升草原植被覆盖度,对下一步全面恢复草原生态,提高草原效益有重要意义。我旗计划对60万亩草原进行逐步修复。”乌拉特前旗林草局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李刚说。
为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巴彦淖尔市结合“双重”和“三北”六期工程,采取封育休养、飞播种草、人工种草、免耕补播等措施加快草原修复,今年已完成退化草原修复296.07万亩,超额完成当年任务。
在位于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高丰村的乌拉特中旗草原冷季异地舍饲养殖园区,每一只羊都体态肥壮、毛色鲜亮。
这里是乌拉特中旗探索推广冷季现代游牧异地舍饲模式的17个异地舍饲基地之一。该旗依托现代园区管理制度,以科技为支撑,引进托养服务、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和社会化服务企业,满足牧民冷季异地养殖的生产需求,实现了牧区草原长达5个月的休牧,有效保护了当地的草原生态。
“针对草原过牧问题,我们运用了我市总结推出的3个模式、10种办法。”乌拉特中旗副旗长王云介绍,采取“冷季现代游牧异地舍饲、联户经营智慧牧场、季节性草原畜牧业”模式,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双赢;通过“就地舍饲、就地托养、异地舍饲、人工种草、秸秆利用、饲草储运、良种提升、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社会化服务”等10种办法,实现少养精养,减畜不减收,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我旗通过不断转变草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解决草原超载问题,从而推动草原休养生息,努力实现草原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生共荣。”王云表示。(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刘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