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钟青松:保障“京津冀”的“菜篮子”稳稳当当

时间:2025年01月20日 17:31:30 来源:新华网   大字 小字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钟青松。新华网发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20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两会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钟青松接受新华网专访时介绍,近年来,赤峰市松山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既保障“京津冀”等省市的“菜篮子”稳稳当当,又把这块富民蛋糕越做越大,使设施农业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致富的支柱产业。

  新华网:松山区的设施农业体量大,产品质量优,特别是松山区的番茄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您能否分享一下松山区在设施农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

钟青松:赤峰市松山区位于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是典型的城乡接合农业区,辖区总面积为5629平方公里,下辖14个乡镇、8个街道,总人口71万人。全区有耕地面积298万亩,粮食总产量17亿斤以上,年产各类果蔬180万吨以上,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

  近年来,松山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探索谋划,坚持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切入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力推进,全区设施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现已累计发展设施农业48.98万亩,约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全区的五分之一。其中,日光温室31.25万亩,冷棚17.73万亩,覆盖14个乡镇、114个行政村。主要种植番茄、甜椒、辣椒、架豆角、西甜瓜、大樱桃、北虫草等,年产各类设施蔬菜120余万吨,产值50亿元。其中,年产硬果番茄70吨,产值30亿元,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列内蒙古东部地区首位。年产高附加值的北虫草5200吨,产值2亿元,其产量约占全国北虫草市场的十分之一。

  松山区设施农业产业已形成以阴河、嘎河流域为核心的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带,以半支箭河、昭苏河流域为核心的冷凉蔬菜产业带,拥有万亩以上设施园区10个、千亩以上设施园区75个、百亩以上设施园区103个,带动3万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松山区设施蔬菜基本实现周年供应,是京津冀、东三省、长三角、内蒙古部分大中城市的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是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市场、粤港澳大湾区等市场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

  新华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把农牧业打造成现代化大产业,各地都在下大力气进行设施农业改造提升,松山区在这方面有何计划?

  钟青松:从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明确提出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2024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设施农业水平,推进设施种植升级,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在大中城市周边建设一批设施种植标准化园区,探索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地方对设施农业建设给予信贷贴息等若干政策措施。2025年设施农业首次被列入国家“两新”政策支持范围,这是自2023年全国设施农业规划发布以来,最大的可落地的利好政策,对推进大中城市周边老旧设施的更新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赤峰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全市设施农业保有面积近200万亩,经过20多年发展,一些老旧园区的共性问题逐步显现,例如墙体、骨架等陈旧落后,土壤板结、病虫害问题突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等,制约着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设施农业老旧棚区急需改造提升的问题,自治区政府于2024年制定出台设施农业相关扶持政策,赤峰市和相关旗县区配套出台若干扶持措施。松山区借助政策东风,大干快上,在初头朗镇优先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园区坚持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为依托,全力打造以现代设施科技为引领的设施农业园区。同时,松山区正在积极谋划穆家营子镇北洼子村全家梁万亩设施农业园区改造升级,初步计划将园区建成以“健康土壤”为核心,以“健康环境、健康食材”为主线,以“建设现代智慧零碳设施农业园区”为目标,着力构建“减排固碳新型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