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李姝廷)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2024年全区金融运行情况进行了发布。2024年全区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提升,为推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存贷款总量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794.1亿元,剔除地方化债和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影响因素后,比年初新增2393亿元,同比增长8%。12月末,全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040.9亿元,比年初新增2723.4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连续3个月回升。分部门看,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区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21664.4亿元,比年初新增1020.1亿元,同比增长4.9%;12月末,全区住户贷款余额10053.8亿元,比年初新增668.2亿元,同比增长7.1%。
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加强利率自律管理,有效传导利率政策。2024年12月,全区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17个百分点和0.81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稳妥推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政策落地,2024年12月,全区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聚焦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实施方案和服务考核评估方案,建立企业和项目动态推送机制,推动银企融资精准对接。截至2024年12月末,辖区金融机构已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合同金额47.3亿元,发放贷款23亿元,获得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2.4亿元。
推进绿色金融赋能低碳转型。深入开展金融“贷”动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发挥碳减排工具的撬动作用,加大绿色信贷有效投放。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5996.3亿元,同比增长26.8%。
深耕普惠金融提升服务质效。联合多部门制定《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印发全区人民银行《行领导包联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7495.7亿元和118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和5.5%。
发展养老金融助力银发经济。联合自治区民政厅等部门制定相关工作指导意见,建立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领域企业和项目清单并推送金融机构,指导其做好银企对接工作,推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和项目700余家(个),金融机构累计向8家养老服务机构发放普惠养老贷款3744.6万元。
探索数字金融激活发展动能。深入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工程,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自治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71亿元,同比增长41.9%。
推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提振市场信心。作为自治区首笔成功落地的股票回购贷款业务,金融机构向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放7000万元贷款,标志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