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不一样的内蒙古 | 能源“双雄” 向“新”而行

时间:2025年03月27日 09:59:13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原创 大字 小字

  评论员 王丰

  “孕育”是黄河母亲的一种基因。

  当她在黄土高原一路向北,穿沙辟石,百折奔流,在阴山之南画出一个大大的“几”字。

  这种“孕育”便体现在两个标志性的招牌上。一块是暖城鄂尔多斯,另一块招牌是被誉为“乌金之海”的乌海。

  送“温暖”的鄂尔多斯和乌海堪称塞北能源“双雄”,黄河环绕两地奔腾向前。千百年来,弯内弯外,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鄂尔多斯和乌海温暖世界的梦想还将延伸。

  这种送温暖的行动在国家层面上被称为“保供”。去年7月23日,京泰酸刺沟电厂二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酸鄂Ⅰ线)合闸成功,这标志着内蒙古六个国家能源保供工程全部投运

  京泰酸刺沟电厂二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是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的配套项目,该项目的顺利投运,不仅能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还可有效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在北京,每5盏灯里有1盏是鄂尔多斯点亮的;在京津冀,有一半家庭用的天然气来自鄂尔多斯。在全国煤电供应紧张期,鄂尔多斯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重大责任,全面释放产能,每天产煤200多万吨,每天发电3.7亿度,每天输出6300多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向京津冀40多个城市输送近20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一市之力保障了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全国25个省区市的能源使用需求,温暖了大半个中国。

  扛起电力安全保供只是鄂尔多斯“能”量担当的一个“切面”。

  百米深井下,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上湾煤矿8.8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一派繁忙;在黑岱沟露天煤矿,巨型电铲回转于煤层和卡车厢斗之间,源源不断地为卡车装载原煤⋯⋯

  鄂尔多斯煤炭储量2535亿吨,占全国的1/6;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推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彰显国家能源基地的“温暖担当”,更是鄂尔多斯“能”量的具体体现。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河“几字弯”区域的鄂尔多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风从南来,雄起北疆。最近几年,鄂尔多斯人均收入让一线城市都“黯然失色”。2024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该市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为88%,人均GDP突破4万美元!以一骑绝尘的姿势在整个黄河“几”字弯领跑。

  乌海是个好地方,桌子山、甘德尔山、五虎山“三山环抱”,黄河“一水中流”。千百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不仅为乌海造就了高山大河,也为乌海孕育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乌海是座年轻的城市,1976年,将原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合并成现在的乌海市。当年一下将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的“两块肉”割走。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如今这两块地组成的乌海市,煤炭探明保有量至少有30亿吨。其中,炼焦用煤占内蒙古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可谓是富得流油。

  作为一座因煤而建的城市,60多年来“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也引领、激励着乌海一代代建设者拼搏前进。

  进入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大地上新常态,黄河内蒙古段的能源“双雄”也随之开始华丽转身。

  在鄂尔多斯市蒙苏经济开发区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一个个加快马力的生产车间串起了一条“零碳”产业链,远景鄂尔多斯现代能源装备制造、隆基绿能电池⋯⋯2024年,鄂尔多斯新兴产业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6.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1%。

  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策略下,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7%,创下了近四年的新高。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强劲复苏,还反映出其在经济结构调整上的成效。直接显示出产业转型已经初见成效: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1%,第一次超过了采矿业。

  “未来”已来。放眼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段,在抢占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地的这个赛道上,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势头猛、劲头足,未来可期。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