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内蒙古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布 出生人口有所回升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15:57:59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大字 小字

  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末,自治区常住人口2388万人,较上年减少8万人,下降0.33%。其中呼和浩特常住人口363.94万人,同比增加3.53万人,城镇化率81.91%,同比提高1.19%。

  城乡构成:城镇人口1689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乡村人口699万人,比上年减少2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73%,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男性1221万人,占比51.13%;女性1167万人,占比48.87%。

  年龄构成:0—15岁人口322万人,占总人口的13.48%,较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16—59岁人口1496万人,占总人口的62.65%,较上年下降0.7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570万人,占总人口的23.87%,较上年上升1.0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83万人,占总人口的16.04%,较上年上升0.59个百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出生人口,2023年为12万人,2024年为13.2万人;人口出生率,2023年为5‰,2024年为5.52‰;死亡人口,2023年死亡20.2万人,2024年死亡20万人;人口死亡率,2023年为8.4‰,2024年为8.36‰;人口自然增长率,2023年为-3.42‰,2024年为-2.8‰。

  全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内蒙古常住人口有所减少,出生人口同比增加,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人口规模同比减少,出生人口有所回升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388万人,比上年减少8万人,下降0.33%。其中,人口自然减少6.8万人,是总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影响下,2024年全区死亡人口达到20.0万人,死亡率8.36‰。但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全区出生人口同比增加1.2万人,结束了自2017年以来出生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2024年全区出生人口13.2万人,出生率5.52‰,同比回升0.52个千分点。

  城镇化进程显著加快,七成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

  随着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持续快速地向城市群、都市圈聚集,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末,全区城镇常住人口1689万人,比上年增加21.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99万人,比上年减少2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70%,达到70.73%,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3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全国0.3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居全国第10位,在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居第1位。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力资源仍较丰富

  自2022年内蒙古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以来,全区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少子化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2024年末,全区0—14岁人口298万人,占12.48%;15—64岁人口1707万人,占71.48%;65岁及以上人口383万人,占16.04%。与2023年相比,0—14岁和15—64岁人口占比分别下降0.4个和0.1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上升0.59个百分点。尽管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少一多”的趋势,但全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仍超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劳动年龄人口红利仍较为充裕。

  全区人口小幅净流出,区内人口向呼包鄂集聚

  2024年,全区常住人口净流出1.2万人,未延续2021年以来全区人口回流趋势。长期看,人口向经济更发达、就业机会多、环境宜居地区流动的趋势仍将延续。从区内人口分布看,2024年全区东部地区、呼包鄂乌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口占比分别为47.45%、42.85%和9.7%,与2023年相比,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口占比分别下降0.3个和0.02个百分点,呼包鄂乌人口占比提高0.32个百分点。其中,呼包鄂3市常住人口同比增加6.59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较上年提高近0.39个百分点,人口向资源要素集中地区流动趋势进一步凸显。(记者 刘丽霞)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